• 
    
    <span id="gmwpc"><sup id="gmwpc"></sup></span>

    <ruby id="gmwpc"><i id="gmwpc"></i></ruby>

    <optgroup id="gmwpc"></optgroup>

      中新網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英吉沙縣:十年奮進迎巨變 勇毅前行譜新篇

      英吉沙縣:十年奮進迎巨變 勇毅前行譜新篇

      2022-10-08 11:11:40 來源:中新網新疆

       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8日電(張振鑫 朱景朝)十年砥礪奮進,十年春華秋實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,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,凝心聚力、真抓實干,全縣上下呈現出經濟社會穩步發展、脫貧攻堅全面勝利、民生福祉不斷增強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、干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良好局面。

      image蓬勃發展的英吉沙縣。武勇 攝

        決勝脫貧攻堅 托起群眾小康夢

        英吉沙縣曾是全國深度貧困縣之一,十年來,英吉沙縣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、發展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,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緊緊圍繞“兩不愁三保障”,對標“五個一批”脫貧路徑,落實“六個精準”的要求,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脫貧攻堅期間,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9.64億元,實施扶貧項目210個。

        截至2020年底,英吉沙縣12.6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14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。2021年2月25日,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,英吉沙縣托普魯克鄉被黨中央、國務院授予“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”稱號。

      image英吉沙縣縣城風光—南湖旅游度假區。武勇 攝

        十年來,鄉村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,全縣先后建設安居房59802套,持續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;全縣164個行政村100%通水、通電、通路、通廣播電視、通寬帶及通訊;每個村都有1到2項支撐穩定增收的產業。過去破敗蕭條、滿目瘡痍的山村變成了今天充滿生機、井然有序的美麗新農村。

        “我們家以前住在土塊房里,2017年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子,現在水、電、暖齊全,客廳、臥室、廚房、衛生間布局合理,生活質量得到徹底改觀?!闭诓烧约彝ピ浩咸训纳崃︵l喀力加克村村民阿克齊古麗·色依提說,脫貧摘帽后的農村是環境美、產業興、人氣旺。

        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區域性整體脫貧,色提力鄉喀力加克村黨支部書記阿米乃姆·如則感慨萬千:“脫貧后,村里由原來的臟、亂、差,變成了現在的凈、美、齊,新時代新農村鋪開了新畫卷?!?/p>

        十年來,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,隨著“五個一批”的深入實施,“兩不愁三保障”目標全面實現,特色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厚植,就業務工態勢持續向好,群眾戶戶有增收項目、人人有脫貧門路,英吉沙縣十多萬群眾擺脫貧困,邁向幸福。

        英吉沙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王海龍表示,要聚焦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問題,穩步實施農村房屋抗震防災工程,持續鞏固加強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,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。

        產業帶動就業 讓民生穩定如磐

        十年來,英吉沙縣持續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堅持以特色優勢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,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。

      image英吉沙縣新疆昆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鞋子。娜扎凱提 攝

        色買提杏是英吉沙縣特產,被譽為“中國第一杏”,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自2018年自治區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以來,英吉沙縣加大科技服務體系建設,以杏肥水投入、病蟲害防治為突破口,綜合施策、靶向治療,實現果品產量、質量、效益逐年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縣杏子種植面積17.8萬畝,吸引6家深加工企業落戶,杏子合作社從2017年的4家猛增至如今的163家,直接或間接實現全縣40000多戶43000人就業,成為助力脫貧攻堅、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鄉村勞動力穩定就業的重要支撐。

        “這幾年杏子產量一年比一年多,我家每年賣杏子都有2萬元的收入。加入合作社后,又多了一份工資收入,杏子產業的發展真正讓我們實現了增收致富?!闭劶靶幼赢a業發展帶來的實惠,英吉沙縣烏恰鎮包孜洪村杏子加工合作社員工阿斯古麗·帕澤力深有體會。

      image甘甜多汁的英吉沙杏??κ踩襟w記者 潘彥云 攝

        “小杏子、大產業”。按照地區一縣一特色、一縣一產業、一縣一品牌工作部署,十年來,英吉沙縣從政策扶持、技術支撐、招商引資等方面多措并舉,對現有林果業提質增效、優化升級,堅持區域化布局、規?;N植、標準化生產、集約化管理、商品化處理、品牌化銷售、產業化經營,先后引進培育出優樂果、神戀有機食品、德源農林科技等國家、自治區重點龍頭企業3家,圍繞杏產品精選、保鮮加工、貯藏、運銷,走“特色+規模+品牌”原生態經濟之路,全力推動杏產業發展。

       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。十年來,英吉沙縣堅持以就業為導向,重點發展紡織服裝、手套、假發加工、農產品加工、輕工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,打造知名品牌,形成產業優勢,持續拓展就業渠道,帶動各族群眾持續穩定增收。

        英吉沙縣烏恰鎮托萬亞巴格村喀什中盛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員工們正在生產手套。

        2014年5月,南疆第一家手套鄉村生產車間在英吉沙縣建成運行。隨后,中興手套以“總部+鄉村生產車間”的模式在全縣布局鄉村生產車間,廣大婦女群眾學技能忙就業,脫下農裝換工裝。

        “2015年,村里建起了手套合作社,我就報名參加培訓,學會了縫紉技術,開始拿工資,日子一下子好了很多?!贝迕裰x日古麗·依明說,“好日子要感恩黨的就業好政策?!?/p>

      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。十年來,英吉沙縣不斷擴大招商引資力度,卓馳服飾、昆侖運動、西榮服飾、即發假發等16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先后落地,帶動4700多人實現了穩定就業、持續就業、長期就業。

        近年來,英吉沙縣盯緊市場趨勢,布局假發產業,采取“政府+企業+農戶”的模式,引進假發制作企業3家、組建合作社16家,帶動就業3500余人,群眾靈活就業有了新途徑;持續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,5萬多畝高辣辣椒產業初具規模,全產業鏈可帶動季節性就業1萬人左右,年產值超2億元。

        據英吉沙縣人社局培訓就業科干部李金玉介紹:“目前,全縣一產就業2.08萬余人,二產就業2.4萬余人,三產就業是2.6萬余人,自主創業2.2萬余人,全縣有勞動力的人全部實現了有業可就、有班可上?!?/p>

        十年傾情援疆 攜手共促發展

        2010年新一輪對口援疆以來,山東省濟寧市對口支援英吉沙縣。廣大援疆干部人才來到英吉沙,為當地經濟、教育、醫療、文化等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
      image英吉沙縣芒辛鎮恰克日庫依村山東援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??κ踩襟w記者 霍然 攝

       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和活水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第十批濟寧援疆干部人才將助力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,立足英吉沙縣主導產業及上下游產業鏈條,大力實施產業援疆,采取以商招商、協會招商等多種方式,號召全體援疆干部人才全力收集招商線索,積極與企業洽談對接,招引了一批有發展前景、符合英吉沙縣產業布局的企業落地,切實有效推動了經濟發展。

        據英吉沙縣委副書記、濟寧市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、指揮孫希忠介紹:“十年來,濟寧大力實施產業援疆,相繼招引落地山水水泥、山東如意、誠祥建筑、西榮服飾、百譽農業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現代企業,培植壯大了當地主導產業。同時,助推縣工業園、飛地園區、綠色建材產業園建設,極大提升了園區承載能力?!?/p>

        十年來,山東濟寧教育援疆始終堅持文化引領、內涵提升、守正創新,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以凝聚人心為出發點,以改善受援地學校辦學條件、推進教師隊伍建設、提升教學質量、落實“文化潤疆”為重點,強化“五個認同”教育,聚力實施教育援疆“百千萬工程”、教學質量提升、國學沁潤、“青藍工程”等,傾心助力英吉沙教育高質量發展。2020年以來,投入援疆資金10328萬元,精心組織實施各類教育援疆項目,有力地促進了英吉沙縣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。

        十年來,醫療援疆同樣成績斐然。這兩天,濟寧配套1.3億元援疆資金建設的山東援疆最大民生項目——英吉沙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進入尾聲。項目建成后,將提高英吉沙縣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,進一步健全優化救治體系,提升危重癥患者集中救治能力,推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。對口支援以來,山東濟寧實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及醫療人才培訓項目33個,投入援疆資金約1.81億元,一項項醫療惠民工程,讓當地干部群眾真切享受到了援疆帶來的紅利。

        十年來,濟寧援疆還配套建成5.9萬套惠民安居房,整鄉推進建設鄉村振興示范鎮芒辛鎮,打造了喬勒潘鄉7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;持續推進“文化潤疆”走深走實,建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沉浸式教育體驗綜合體——英吉沙縣國學書院,建成室內雜技表演場所——魯疆達瓦孜非遺演藝中心,整體性打造非遺特色小鎮,提升了英吉沙縣文化、旅游公共服務能力,促進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。

        “截至目前,累計投入援疆資金37.8億元、實施援疆項目259個,形成了多層次、寬領域、全方位的援疆工作新格局?!睂O希忠說。

        聚焦“關鍵小事” 提升群眾幸福感

        民生連著民心。英吉沙縣委、縣政府始終踐行黨的根本宗旨,牢記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的殷殷囑托勇毅前行,讓惠民答卷更有溫度。

        著眼民生需求,創新社會治理方式。2022年以來,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,設立群眾專項經費,為全縣7萬余戶群眾和商鋪安裝定頻廣播,確保黨的聲音“一個聲音傳到底”;為全縣各鄉村(社區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安裝投影儀,更好地引導群眾、服務群眾。

        始終堅持以“小切口”辦實事,解決群眾大難題。2022年以來,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,為農民家庭購買家庭財險,開通到村公交線路,免費接送初高中生回家返校;為全縣初高中生購買人身意外保險,為群眾免費定制發放安全頭盔85000個;為新錄取大學生送上關愛金;大力實施城市綠化、智慧交通等工程建設,全縣停車場全免費,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
        十年砥礪奮進,英吉沙大地日新月異,一路向好,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20.9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55億元;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4215元增長到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8元。

        數字變化的背后,是十年來英吉沙各族干部群眾矢志奮斗推進發展的責任與汗水。站在新起點,英吉沙縣將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奮力譜寫英吉沙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新篇章。

      【編輯:阿麗婭】
      《中國新聞》·大美新疆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[可信網站驗證] 總機:86-10-87826688
      制作:中新社新疆分社  技術支持:0991-8557237  新聞熱線:0991- 8550318 / 8556479  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2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欧美久久98

    1. 
      
      <span id="gmwpc"><sup id="gmwpc"></sup></span>

      <ruby id="gmwpc"><i id="gmwpc"></i></ruby>

      <optgroup id="gmwpc"></optgroup>